阿根廷以3:1赢得了决赛,捧起了队史上首个世界杯奖杯。然而,那时的阿根廷实力雄厚,作为种子队并未降低整体实力,反而能够顺利突破重重困境。而如果是一些实力较弱的队伍担任东道主,分组安排就会相对宽松——像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东道主俄罗斯所在的小组并不算困难,乌拉圭、埃及和沙特是他们的对手,甚至没有让俄罗斯的表现显得特别“孱弱”。然而,反观2010年,南非就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律。
### 二、2010年:南非的宿命
2010年,世界杯第一次走进了非洲大地,南非作为东道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然而,南非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弱的东道主——虽然这一记录最终被卡塔尔打破,但依旧令人感慨万千。
南非的抽签分组堪称灾难性的“死亡之组”,许多人认为,这一分组或许不是偶然。以下是2010年世界杯的分组:
- **A组**:南非、乌拉圭、墨西哥、法国
- **B组**:阿根廷、韩国、尼日利亚、希腊
- **C组**:英格兰、美国、阿尔及利亚、斯洛文尼亚
- **D组**:德国、澳大利亚、塞尔维亚、加纳
- **E组**:荷兰、丹麦、日本、喀麦隆
- **F组**:意大利、巴拉圭、新西兰、斯洛伐克
- **G组**:巴西、葡萄牙、朝鲜、科特迪瓦
- **H组**:西班牙、智利、瑞士、洪都拉斯
即使将法国算作种子队,A组依然是最强的小组之一。实际上,南非不仅被分到了“死亡之组”,还因其抽签的“诡异”而引发了不少猜测。二档、三档和四档最强的球队几乎都被抽到了南非的小组,令许多人难以相信这一安排没有人为干预的痕迹。
结果自然是,南非尽管凭借主场之利击败了法国,依然在小组赛阶段被淘汰。在面对乌拉圭和墨西哥时,他们显得力不从心。尽管如此,南非的表现还算不差,特别是击败了法国这点值得称道。假设分组换成其他情况,比如将二档的乌拉圭换成朝鲜,三档的墨西哥换成洪都拉斯,四档的法国换成希腊,南非很可能能够轻松晋级。可惜,这个小组几乎是“为难”东道主量身定做的。
想象一下,如果是德国被安排在A组,那将会是一个多么“恐怖”的小组:德国、法国、乌拉圭、墨西哥,几乎是各档的顶尖强队。而南非无疑是被算计了,谁也不敢保证,这是否与那个时期南非球迷的呜呜祖拉噪声有关?
### 三、1962年智利的“劫数”
虽然1978年的阿根廷和2010年的南非是最典型的东道主“分组不公”例子,但1962年智利的分组情况同样让人咂舌。那时,智利与苏联、南斯拉夫和乌拉圭同组,分组非常困难。对比其他组,智利所在的B组几乎是“死亡之组”。不过,智利也并非无望,毕竟那个年代的世界杯只有16支球队,整体竞争压力较小。
总体来看,阿根廷、南非和智利的分组命运非常不同,尤其是南非的分组几乎是“注定失败”。但这也正是世界杯的魅力所在:尽管东道主有主场优势,却并不是每一届东道主都能享受平坦的道路,有时命运总是会开玩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