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时势造英雄。
黄埔军校建立时期,正处于大革命时代,完成国家统一大业,建立民主共和国,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愿望。
这个时代,是英雄的时代,是建功立业的时代,黄埔军校顺应时代潮流,军校学员当然是时代弄潮儿。
后来东征、北伐、抗日战争、国共内战,中国又持续了二十多年战争。战争催生了无数将帅。

黄埔军校
三、军校学员选拔非常严格。学员必须要国民党员推荐,思想要先进,还要经过初试、复试、总面试、体检四关。全国只录取500人,可谓优中选优!徐向前、陈庚、蒋先云、陈明仁、杜聿明、郑洞国、俞济时等都是一期学员。
四、学校教官一流
俗话说,名师出高徒。学校的中方教官主要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,如蒋介石、何应钦、邓演达、严重等。苏联先后派了100多教官,如加伦、包和洛夫、格尔曼、波利亚克等名将。
五、训练科学、严格
学员们每天跑十几里训练体能;学校有《步兵操典》训练教程;学员每个战术动作必须要标准熟练;每天训练内容、训练时间安排科学、紧凑;特别是苏联教官亲自示范隐蔽、封锁、匍匐、迂回、翻越、射击弹无虚发。
六、纪律严明
黄埔军校纪律很严,违反了轻则受批,重则体罚或者关禁闭。由于黄埔一期,需要在半年内学完3年训练课程,所以每天时间安排非常紧张,一个科目接一个科目。
七、政治挂帅,建立信仰
黄埔军校开创了在军队进行政治教育的先河。让学员知晓为什么要打仗?为谁打仗?准确地说,就是要求学员信仰三民主义或者共产主义,打倒军阀,反对封建主义。周恩来后来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。

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后来,国军名将们为蒋介石效忠,共产党将士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矢志不渝,都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他们。
八、有演习和实战
黄埔军校不但有上课、训练,还有演习和实战。这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演习分野外演习、战术演练、野营演习。
还让学员们参加广州商团之战、东征等实战。有些学员还没领到毕业证就牺牲了。
九、后来蒋介石偏心,重用黄埔生
后来蒋介石疯狂排共,抛弃孙中山的“联俄联共”政策,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的专用军事训练基地。蒋校长也把黄埔生视为嫡系,重用黄埔生。当时有种说法是“学非黄埔,省非浙江,做官无路,眼泪汪汪”。
有本事,也得有发挥本事的舞台才能建功立业。
以上就是黄埔军校将星云集人才辈出的原因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