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服各个部位的名称
领:衣服领子
襟:衣服胸前部分,与领子相连,不缝合,如大襟、斜襟、对襟等衣襟形态。
裾:衣服下摆,裙边。
(曲裾的裾)
曲裾的裾
袂( mèi):衣袖
祛(qū):袖口
衽(rèn):衣襟,分内衽和外衽,内衽在里层,外衽在外层。
缘:衣服边缘的装饰,可以纯色也可以花色,有领缘、袖缘,衣缘。
眉子:一种装饰,常装饰在对襟衣服的中间衣襟和领子上,可纯色也可以有花纹。
掩襟: 门襟下面拼接的一层襟,可以防止露肉走光,起遮掩作用。
三角襟:斜襟长衫衣襟会做成钝角三角形形状,用来支撑襟口,防止塌陷。
衩:衣服两侧不缝合。
摆:衣裙的下幅。明制男装里面的部件“摆 ”跟这里的摆不是同一个东西。
接袖:古时因布幅不足袖子需要单独缝上去,拼接部分会有接缝。
护领:在原领子上缝缀上的一层布料,保护衣服领子的干净,色彩多样,主要是白色。
可以看到白色护领脱落露出原来的领子
中缝:因布料拼接产生的痕迹,位于衣服中线,前后都有。
褶:褶子,褶子形态多样,有顺褶、工字褶。
裥:褶子。
接襴:分开裁剪,拼接而成的部分,如晋制腰襴。还可以在特意在长袍类服装的下摆重新拼接一块布料。
裙襴:马面裙上的横向装饰,有底襕和膝襕,可以二者都有,也可以只有底襕。多用织金妆 花等工艺。
补子:单独缝缀在衣服上的方形或圆形图案,流行于明清,前胸和后背都有。
来源网络